全國各省GDP的競逐戰從未停止。
今年上半年全國各省的GDP排位賽即將落下帷幕了,除了還有浙江、河北等6個省區之外,目前已有25個公布了成績。
從已經公布的各省情況來看,除了山東、北京和山西等省市的上半年GDP的名義增長率高于全國,其他各省市都相對較低。
關注到山西。

今年全省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回升,生產供給穩步增強、新動能增勢強勁、有效需求加速釋放、發展質效明顯提升、民生保障穩固有力,為完成全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。
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為9606.7億元,按可比價格計算,比上年同期增長12.2%。同比2020年名義增長22.82%,增速最快,同比2019年名義增長21.37%,僅次于21.44%的江西省,表現尤為優異。

1
近五年北方省份中山西進步最大 !
9606.7億,每一個山西人看到這個數據都驚呆了!上半年山西GDP實現歷史性突破,全年有望沖擊2萬億。山西經濟轉型走過好幾個年頭,急需要亮眼的成績做出證明。
2012-2016年山西GDP總量在12000億元的平臺上“徘徊”了五年,在全國的位次也由21位退至24位。
2016年下半年以來,山西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黨中央對山西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,客觀分析山西經濟面臨的形勢,提出并實施“一個指引、兩手硬”工作思路和要求,全省上下共同努力,經濟持續下行的態勢得以扭轉,經濟逐步企穩回升。2017年全省經濟總量突破“僵局”躍上了15000億平臺,在全國的位次由24位前移至23位。2018年再次躍上了16000億平臺,在全國的位次預計將再次前移。2019年和2020年實現穩步上升,排名也保持在21位。

有關數據顯示,在過去的5年中(截至2020年),中國各個省份的經濟排名出現了一定的分化:前六名和后五名相對穩定,特別是廣東、江蘇、山東、浙江已經分列前四好多年了。第七名到第二十六名之間的20個省份排名則發生了劇烈變化,有18個省份或升或降,僅北京和湖北在過去5年的排名沒有發生變化。
在過去5年中,全國共有11個省份的排名前移。其中北方省份3個。分別是山西省前進了3個名次,是北方進步最大的省份,新疆前進了2個名次,陜西前進了1個名次。
今年上半年,山西完成GDP9606.7億元,名次再次上升一位至20名!
具體來看:
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,上半年,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30.4億元,增長12.5%;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516.3億元,增長13.8%;第三產業增加值為4759.9億元,增長10.9%。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,GDP兩年平均增長5.2%,經濟快速恢復,且產業結構逐漸優化。
2
今年年初,在山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,回顧了山西省2020年工作內容,以及確定了2021年工作目標。其中指出,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%。

7月20日,省長藍佛安主持召開市長例會暨上半年全省經濟形勢分析會議。藍佛安對下半年重點工作作出部署。

一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。奮力奪取秋糧豐收,做強農業龍頭企業,提高農產品商品化率和農業規?;?。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,發展數字經濟、平臺經濟,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提質增效,構建順應節能減排降碳大勢的現代產業體系。
二是優化經濟生態、創優營商環境。把握“三無”“三可”要求,找準痛點堵點盲點,破除體制機制障礙,以更好的營商環境滋養、培育和吸引更多市場主體。
三是推進創新生態建設。創新和落實科技支持政策,優化人才發展環境,搭建公共服務平臺,加快科技成果轉化。
四是抓好項目建設。圍繞“六新”“兩新一重”等謀劃實施項目,滾動推進“三個一批”活動,做好全流程服務、全要素保障,實施“長板”招商、產業鏈招商、以商招商,積極承接產業轉移。
五是深挖文旅產業優勢。打響文旅、康養品牌,推進旅游公路、智慧旅游等建設,創新旅游產品,提升服務質量,努力打造轉型支柱產業。
六是支持企業做強做優。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內控機制,提高國企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。落實各項支持政策,引導民營企業轉型升級,推進中小微企業上規升級。
七是激發開發區動力活力。深化“三化三制”改革,加快向開發區授權到位,強化“承諾制+標準地+全代辦”改革集成效應,最大限度實現“園區說了算”“園區能辦事”。
八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。制定實施碳達峰碳中和山西行動方案,推進生態治理產業化、市場化、項目化,加快產業綠色低碳轉型。
九是持續增進民生福祉。加強普惠性、基礎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設,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
十是統籌發展和安全。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、安全生產、防汛減災、金融監管等工作,營造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。藍佛安強調,要大力推行“一線工作法”,堅持一線調查研究、一線推動項目、一線解決問題、一線歷練作風,以優良作風保障工作落地見效。
3
7月22日,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意見》播發,給山西帶來了新一輪利好!
共六次點名太原:
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,在大湛沿線建設太原新材料、洛陽裝備制造產業集群;
加快鄭州、長沙、太原、宜昌、贛州國家物流樞紐建設,支持建設一批生產服務型物流樞紐;
加快武漢、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,增強長沙、合肥、南昌、太原等區域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;
推動長株潭跨湘江、南昌跨贛江、太原跨汾河、荊州和蕪湖等跨長江發展;
提升鄭州、武漢區域航空樞紐功能,積極推動長沙、合肥、南昌、太原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樞紐;
充分發揮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、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,鼓勵武漢、南昌、合肥、太原等地建設臨空經濟區。

(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)
上半年經濟恢復良好+優秀領導班子+省內政策及全國政策扶持,總的來看,山西上半年GDP9606.7億元,比預測的9200億整整超出400億!把內蒙、貴州遠遠的甩在身后。全年有望突破2萬億!
山西在崛起!下一個五年計劃,山西爭取超廣西追遼寧!
來源:世界晉商網綜合整理